在前兩篇文章已提到從車禍發生後傷口處理的方式,這篇文章記錄在壢新醫院植皮手術後,關於右腳踝傷口的復原情形以及復健治療等過程,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到跟我有類似情形的人囉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以下有傷口照片請慎入!!!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6/13下午屍真皮植皮手術結束後,醫生便告誡不能下床走動右腳不能踩地,不能喝咖啡抽菸喝酒吃檳榔,任何有咖啡因的飲料食物完全不能吃,連二手菸也不能聞因為有尼古丁,幸好平時沒有這些習慣,二手菸跟咖啡因要特別注意就是了。
6/15護理師來換藥時有拍照給醫生看,醫生看過後來巡房時告知隨時可以出院今天要出院也可以,但顧慮到植上去的皮還沒有完全貼合要求再住兩天,醫生同意後,就住到6/17才出院回家休養。
(第一次&第二次換藥的右腳踝傷口照)
屍真皮的顏色有明顯變化(細胞活化顏色就會產生變化),而大傷口跟小傷口的皮跟周邊皮膚已經完全貼合,換藥時也不會被掀起來了,而傷口已經不會痛只會有點癢癢的感覺,偶爾還會像抽筋一樣傷口感覺有在拉扯,醫生說這些感覺是因為傷口在長肉長皮了!
出院後傷口自行照料,每兩天更換一次石蠟紗布不用上藥,然後用紗布包住傷口黏透氣膠帶固定紗布,很簡單的照料方式,但是透氣膠帶黏貼的皮膚很容易過敏和癢,固定1~2個月才回診給醫生檢視傷口。
出院一個月拆線後醫生說可以走路了,但是一開始走路得時候還是很依賴拐杖因為腳使不上力,但是我沒有回去醫院做復健,因為上班要走路要久站就是最好的復健啊(下班回家要抬腳啦),小小塊的皮膚長好後屍皮就自然脫落了!
(7/2右腳踝小傷口近照)
(8/23回診治療前後的右腳踝傷口照)
傷口周邊的屍皮已呈深咖啡色,跟皮膚也已經有些脫離了醫生就用剪刀修剪屍皮,露出來粉色的皮膚就是新生長的皮膚了!
看到自己的新生皮膚真的覺得非常開心啊,總算傷口有慢慢的好起來,雖然真的很慢…
(9/24右腳踝傷口照)
連續幾天換紗布時看到自己的傷口又有了變化,上面深咖啡色屍皮部位的皮膚尚未長好但是已經跟皮膚脫離了,屍皮呈深咖啡色又跟皮膚脫離等於沒有作用了,所以只好提前掛號回診給醫生檢查。
(9/27回診治療後右腳踝傷口照)
醫生再次修剪屍皮,露出的傷口沒有了保護跟紗布直接接觸實在很不舒服但也沒辦法,持續用一樣的方式照料傷口。
而後在換紗布的時候感覺到屍皮越來越薄了,薄到每次石蠟紗布一撕起來皮就跟著撕起來,每天都害怕它不小心就脫離我的腳啊!
(11/29回診治療後右腳踝傷口照)
醫生檢查傷口時說屍皮已經沒有作用,就用棉花棒把屍皮捲一捲丟到垃圾桶了,改貼泡棉人工皮貼傷口,泡棉人工皮也比較會吸附組織液三天更換一次就好,正式跟屍真皮說掰掰,很感謝它治癒了我的傷口!!
沒有了屍皮可以直接看到傷口的復原狀況,前幾次換藥都感覺傷口有漸漸縮小,速度雖慢但就是有癒合,此時此刻我的手機裡除了小孩的照片以外最多的就是傷口照了XD
(12/25回診治療後右腳踝傷口照)
本來以為回診就是醫生檢查看看然後包紮結束,但是我想得太簡單了…
護士用5根很粗的棉花棒沾食鹽水大力的刷我的傷口!!為的就是要讓皮膚表層的髒東西去掉,有時候看傷口好像有點像結痂一樣的東西那可能不是結痂,我還來不及問護士他們已經幫我處理完了…然後痛著走出診間…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我是跨年分隔線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(1/26右腳踝傷口照)
每次換藥的時候都會想為什麼肉是長這個樣子呢?傷口復原到這個時候有點停滯了,復原的速度感覺又變慢了些…旁邊的皮膚好癢啊…
(2/28回診治療前後右腳踝傷口照)
本來換藥時看傷口變小了,回診的時候護士又用棉花棒沾食鹽水大力刷傷口,結果長出來薄薄的皮膚又不見了,失落感湧上…
(3/31右腳踝傷口照)
傷口就剩這麼一小點了,但是肉長得比周邊的皮膚高,剛好醫生開給我的泡棉人工皮用完了,我就改貼一般的防水人工皮,也是希望肉可以慢慢消下去啊!
(4/14右腳踝傷口照)
本來醫生是幫我預約4/25回診,但是傷口已經癒合得差不多了就提前回診開診斷書,醫生也順便幫我開了除疤凝膠和矽膠貼片,也可以不用再回醫院回診啦~~~^O^
受了這個傷後才發現原來我的體質是屬於敏感性皮膚,周邊的皮膚是一直有持續擦藥膏才不至於紅腫癢,而且腳踝又是末梢神經傷口好得特別慢,常常好幾次看到傷口見好了開心了一下,隔幾天換藥看到傷口沒變小失落感就上來了,對待傷口真的要非常有耐心,還有家人的幫忙與支持也是很重要的,尤其在病人心情低落的時候請不要吝嗇你的一句安慰!大眾對於排氣管燙傷或是車禍挫傷能得到的網路資訊不多,真心希望我的經驗能讓想知道的人得到適時的資訊,後續右腳踝傷口的除疤過程再繼續分享,以上。
*謝謝妳/你來看我的文章,如果有想了解的資訊歡迎留言*